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5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54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6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目的:观察针刺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的脑功能成像变化特征,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神经取效机制.方法:选取少阳经穴风池、外关、阳陵泉作为治疗穴位,对6名慢性偏头痛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进行扫描,观察分析针刺前后偏头痛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结果:慢性偏头痛患者脑内出现脑桥、岛叶、项叶、颞叶的脑功能激活区,出现颞叶、额叶、前扣带回等脑功能减低区.针刺后患者的脑干、脑岛等疼痛矩阵脑区的兴奋区消失,脑功能减低区以右侧颞叶为主转变为双侧颞叶对称区域.结论:针刺少阳经对慢性偏头痛镇痛作用的可能靶点是脑桥、脑岛、额叶前部等脑区,针刺后引起双侧颞区脑代谢减低的转变可能是针刺足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之一.推测针刺十二经脉可能在脑内分别有相对特异性的应答特征.  相似文献   
52.
姜艳  赵凤英 《光明中医》2016,(9):1222-1223
通过运用《伤寒论》中经方麻黄汤及葛根汤加减治疗长期枕后头痛连及项背痛的太阳经头痛患者取得明显疗效的病例,体会《伤寒论》中"六经辨证"的运用及临床意义及麻黄汤和葛根汤选方用药的思路和配伍特点,介绍六经头痛的分型及太阳伤寒兼经络不舒证头痛的特点及《伤寒论》的动态辨证的思维方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配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改善睡眠,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并配合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PSQI中的7个评分项目数值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经穴脉冲加喜炎平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对照组56例。2组均给予液体疗法及口服思密达、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静脉滴注利巴韦林。观察组给予经穴脉冲和喜炎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42%,对照组为82.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泻、退热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脉冲加喜炎平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5.
李玲玲  汪晶  崔瑛  温瀑  管俊  杨淑  马开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0):1933-1939
实验建立与桑寄生功效相对应的佐剂型关节炎模型,观察其祛风湿功效物质及其在大鼠体内分布与归经的关系。通过左后足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8 d后阴性、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混悬液(10 mg·kg-1),桑寄生高、中、低剂量组给予桑寄生高(10 g·kg-1)、中(5 g·kg-1)、低(2.5 g·kg-1)剂量水煎液,连续给药21 d。造模第9天起,每7 d测1次大鼠左后足踝关节直径,给药第22天桑寄生高剂量组部分大鼠于不同时间点摘眼球取血,处死,并取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脑组织,其余大鼠均在给药30 min后摘眼球取血,取左后足踝关节,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HPLC检测高剂量组大鼠各组织中芦丁、萹蓄苷、槲皮苷的含量,DAS 2.0分析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桑寄生水煎液能明显改善佐剂型关节炎模型大鼠足肿胀状况,且能降低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大鼠体内功效物质分析结果显示芦丁仅在胃中有少量分布,萹蓄苷在组织中AUC0-t为胃>小肠>肾,体内维持时间为肾=胃>小肠>肺>心;槲皮苷在组织中AUC0-t为胃>肾>肝>心>肺>脾>小肠>脑>大肠>血清,体内维持时间为肾=肝=小肠=脑=肺=脾=心=胃>大肠>血清。由此得出,桑寄生水煎液可有效治疗佐剂关节炎模型大鼠。萹蓄苷、槲皮苷为桑寄生祛风湿功效的重要物质。萹蓄苷、槲皮苷在大鼠体内分布与桑寄生归肾、肝经的传统认识一致。  相似文献   
56.
《山东中医杂志》2016,(4):280-282
目的 :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中医证型与人体十二经原穴的能量指数关系,为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一种中医量化指标。方法:收集符合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的肾阳虚组和肾阴虚组各30例,另随机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中医智能经络检测仪分别对CAA患者及对照组进行能量指数测定。结果:肾阴虚组与肾阳虚组的阴/阳、上/下、左/右、体能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阳虚组与肾阴虚之间的阴/阳、上/下、左/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检测仪可对CAA患者脏腑功能状态进行量化分析,获得的数据可以作为辨证依据用于临床辨证分析,为CAA的证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7.
于志强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四十余载,勤于临床,学验俱丰。于教授认为乳癖的发生多由冲任失调、肝木不疏引发,治疗当以"疏木调冲"为要务。并自拟"疏木调冲汤"配合针灸治疗乳癖,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8.
冯雯  张彤  盖云 《天津中医药》2017,34(9):595-597
[目的]观察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临床病例选择80例痛经患者,辨证分型为寒凝血瘀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对照组口服益母草颗粒,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患者,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三伏贴联合督脉灸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伏贴联合督脉灸及药物疗法对痛经均有疗效。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治疗(P0.05)。[结论]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疗效确切,简便安全,费用低廉,符合中医"治未病"理念,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究愈痤汤联合光电协同技术(electro-optical synergy,Elos)治疗肺经风热型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肺经风热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各30例,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其中中药组单纯内服中药愈痤汤,光电组为单纯Elos治疗,西药组为单纯常规西药治疗,中药联合光电组为中药内服愈痤汤联合Elos治疗,西药联合光电组为常规西药联合Elos治疗,分别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统计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中药联合光电组均优于其他4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5组治疗后GAG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在皮疹改善程度方面,中药联合光电组均优于其他4组(P0.05);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中药联合光电组皮疹痒痛、颜面潮红、口渴喜饮、舌苔证候均明显优于其他4组(P0.05)。各组患者尿黄、便秘、舌质证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对肺经风热型轻中度寻常痤疮,愈痤汤联合Elos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带下,一般认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带下"泛指妇产科疾病;狭义"带下"特指"沃与血相兼,带而下"为主证的妇科疾病。隋朝巢元方之前,"带下"常指广义的妇科疾病。战国初期扁鹊"带下医"之"带下"所指应非带脉之下,而是衣带之下。《金匮要略》以"带下"统称妇科病,如瘕聚、经水不利、带下无子等皆属带下。至巢元方更改仲景原文,将"属带下"改为"必带下",为狭义带下作出了定义,带下也从妇科疾病变为带下之证。宋代妇产科理论逐渐成熟,医家认识到经带疾病的重要性,医书的次序逐步调整为经、带、胎、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